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研究 |
胡乐林《神与物游·九凤》
雕塑作为一种静态艺术,可在“意象”的烘托下会呈现动态之姿,让人们在鉴赏后获得感悟。“意象”来源于中国艺术的造型观,强调“物我合一”,追求情怀表达和精神境界。将这一概念融入雕塑创作,可通过雕塑语言实现艺术升华。
... 详细>> |
|
|
大河奔腾 弦歌不辍 |
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,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沃土。从距今9000—7600年的贾湖骨笛群到《周礼·春官》确立的乐器八音分类法,从孔子“立于礼,成于乐”的礼乐思想到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,黄河文化以其博大精深、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,为中国传统音乐奠定了物质基础与美学范式。乐舞《大夏》、《诗经》... 详细>> |
|
|
丹青写春秋 笔墨传薪火——记“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”获得者丁中一教授 |
丁中一 《八大山人》 中国画 130cm×116cm
2024年底,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——“百花增彩新时代”迎新文艺晚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。“致敬·表彰”环节,河南省文联为河南大学教授丁中一等12位文艺家授予“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”光荣称号。2025年2月... 详细>> |
|
|
李剑晨在卫辉 |
卫辉市,旧称汲县。20世纪30年代,这里有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”和“省立女子中学”两所学校。1932年3月—1936年1月,在这两所学校任教期间,有着“中国水彩画之父”之称的李剑晨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彩画技法。
李剑晨(1900—2002),出生于河南内黄,是我国著名水彩画家、中... 详细>> |
|
|
37幅孤独症孩子的画作亮相中国美术馆!每幅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|
4月2日是第18个“世界孤独症日”。4月1日,一场以“星绘世界,共融未来”为主题的世界孤独症日公益活动在中国美术馆温情启幕。此次活动由中国美术馆联合北京市健翔学校共同举办,旨在通过艺术疗愈赋能孤独症儿童,呼吁社会关注特殊群体,传递包容与温暖。
37幅由孤独症孩子创作的画作在中国美术... 详细>> |
|
|